研发创新提升竞争实力 电解液溶剂龙头海科新源即将登陆创业板
当下,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锂电材料的需求处于爆发期,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大电解液厂商也持续进行电解液产能的扩产,例如天赐材料(002709)将来计划扩产能超过100万吨,国泰华荣将来计划扩产能超过70万吨。
(资料图片)
据了解,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新源”或公司)的重要客户均为电解液行业内主要企业,随着上游电解液厂商新建产能落地,公司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也有望借力资本市场驶入全面发展“快车道”。
6月12日,海科新源正式启动招股,并将于6月19日进行初步询价,本次网下发行申购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2023年6月27日。据悉,本次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5,574.0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0%,公司拟募资15.12亿元投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配套项目。借助资本的力量,公司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乘着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实现进一步增长。
市场需求奠定发展基石
优质客户资源彰显品牌优势
近年来,我国电解液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企业“出海”步伐同时加快,目前头部电解液企业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前五大电解液厂商出货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天赐材料电解液出货量市场占比为28.1%,新宙邦(300037)占比18.6%,国泰华荣占比14.7%,衢州杉杉占比7.7%,珠海赛纬占比4.4%,中国前五名的企业占全球比例为73.5%。
同时据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溶剂市场需求量为28.5万吨,同比增长31.7%,中国溶剂市场需求量为20.7万吨,同比增长33.5%。在全球电解液溶剂市场,海科新源市场占比30%,石大胜华(603026)市场占比28%,TOP2市场份额占比超55%,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全球具备外供能力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海科新源与石大胜华。
海科新源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和布局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和精细化学品业务的厂商之一,长期以来依托公司技术、研发、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累了优质的核心客户资源,公司先后荣获锂电材料类“十大年度客户信赖品牌”、“山东知名品牌”和“山东优质品牌”等品牌方面荣誉称号。
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外主流市场体系,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国内主要客户有天赐材料、比亚迪(002594)、国泰华荣、杉杉股份(600884)等。海外主要客户有中央硝子、韩国天宝、韩国ENCHEM等知名锂电池电解液厂商。其中,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韩国ENCHEM等客户的终端客户为特斯拉、宁德时代(300750)、LG、三星SDI及松下等全球范围内知名的锂离子电池厂商。
在与上述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过程中,公司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形成了较强的品牌优势,并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稳定的客户储备能够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奠定市场基础,同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研发能力,增强品牌优势,拓展业务机会,实现良性循环。
自主研发奠定领先地位
产品表现获客户高度认可
海科新源从成立之初,便专注于电解液溶剂行业和精细化学品行业领域,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锂电材料类“十大年度客户信赖品牌”等。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 年度-2022 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 3.01亿元。此外,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及技术人员 119 人,在员工总数中占比为 10.41%。海科新源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实现科研资源高效整合。
完善的研发体系也促使海科新源建立起完备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同时提供5种碳酸酯溶剂的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精细化学品的领先生产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创新,目前拥有电子级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产品种类齐全,能够一体化供应,使公司在电解液溶剂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工艺管理程序,对工艺过程的设计开发、确认、控制和持续改进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能,同时通过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及设备管理降低工艺损耗和提高产品品质,运用先进检测设备检测产品品质,确保了公司所供应的产品优质可靠,所生产的产品在品质、纯度、技术含量与质量稳定性方面均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可以预见的是,海科新源本次上市后,将凭借现有优势,迎合行业大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并有望通过产能提升和技术持续创新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张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