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循环 合力赋能|世界报资讯
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收到了群众送来的写有“双案齐调、温暖民心”的锦旗。这面锦旗是伊春市“仲裁+”联动办案收获群众称赞,实现劳动报酬争议和工伤保险待遇损失赔偿争议“双案齐调”的一个剪影。
伊春市仲裁院以伊美区为试点,创新“仲裁+”联动服务机制,按照“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工作思路,联合多方力量,全面畅通人社内循环、着力打通人社外循环,多维度维护劳动者的利益,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获得感。
内循环
【资料图】
纵向贯通维权路径
“没想到既要回了工资,又找到了工作,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啊!”近日,伊美区居民王女士说。王女士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该酒店因经营不善倒闭,并拖欠王女士工资。为此,王女士向区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工作人员在帮助她追回拖欠工资后,立即启动就业联合服务机制,最终帮助王女士成功入职伊春市某宾馆。
仲裁院与就业服务中心建立联合服务机制,在处置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主动问需群众,引导有就业意向的当事人填写《求职信息登记表》,为其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集中推介、个别联系等多种方式,帮助求职人员与用工企业搭建桥梁、建立联系、完成人岗适配,一体化满足劳动者维权与再就业需求。
“我们集中整合人社内部职能,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在受理案件过程中,主动发现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关联问题,分类对接‘仲裁+’联动服务机制,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将各项人社服务贯穿案件处置始终,为申请人提供一条龙服务,获得了广大劳动者的一致认可。”伊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赵鉴表示。
此外,“仲裁+工伤”联合办案也是“仲裁+”联动服务机制的特色。聘请工伤认定工作人员为兼职仲裁员,有利于查清事实、测算申请人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损失赔偿金额,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出具仲裁建议书,多维度、多角度做好仲裁案件调解工作。
今年4月,某建筑公司职工小张因工伤赔付问题与所在公司产生劳动争议,向仲裁院申请由建筑公司支付工伤待遇损失,该争议同时反映出该公司未与小张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小张随后再次向伊美区仲裁院申请仲裁,提出与建筑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支付双倍工资等七项仲裁申请。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为减少劳动者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快速解决双方纷争,伊美区仲裁部门启动“仲裁+工伤”联动机制,将小张的两次仲裁申请一并处理,从法、理、情三个角度说服用人单位,用温暖的人社服务换来了案件的妥善处理。
“在市仲裁院的悉心指导和协同配合下,区仲裁院积极对接就业、工伤、监察等机构,形成了‘复合联动’工作格局,在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及时高效办实事、解民忧,真正实现了‘仲裁多操心、群众少跑腿’。”伊美区仲裁院院长周乐松介绍。
外循环
横向拓宽维权途径
近日,伊美区东升镇某养殖企业临时工穆女士,因工资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穆女士向伊美区东升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案情后,积极与企业沟通,细致讲解有关政策法规,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企业向穆女士支付了工资。“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把问题解决,而且只用了短短的2天时间,谢谢你们了!”穆女士说。
伊春市采取“仲裁+乡镇政府”的方式,强化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通过成立伊美区东升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强化调解组织的第一道防线功能,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切实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仲裁+司法”的高效互动,为近年来开辟多元化争议处理途径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与司法部门联动,伊春市设立了“伊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有相关需求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同时,该市启动“仲裁+人民调解”联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新模式试点工作,促进关口前移、创新多元治理,形成“仲裁+司法”高效无缝衔接新格局,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进一步促进了案件办理、质效提升。
此外,通过“仲裁+检察”双院联动,伊春形成了维护劳动者权益多赢局面的可喜景象。通过聘任伊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为伊美区人民检察院首届听证员,双方在坚持“仲裁前置”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案件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协助、检察支持仲裁等工作衔接机制;通过仲裁调解与检察职责深度融合,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提高纠纷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我们主动与司法、检察、基层乡镇等单位部门沟通对接,充分利用多部门资源,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进一步壮大调解仲裁力量,提高工作效能。”伊美区副区长、人社局局长宫媛媛表示。